欢迎来到Excel学堂官网!
咨询

税收犯罪

2022-02-12 来源:excel学堂 481

导读:税收犯罪是税收违法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而形成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税收违法不一定构成税收犯罪,但税收犯罪必须是税收违法。构成税收犯罪还需要特殊条件:一是对社会的危害达到一定程度。这是税收违法与税收犯罪的根本区别之一。其衡量标准主要是造成国有税收收入损失的额度、对收税秩序、税收破坏程度以及情节严重程度等。二是违反刑法规定。税收犯罪不是一般的违法行为,只有当税收违法行为触犯了刑律时,才构成犯罪。这里所说的刑法规定,不仅指刑法本身,还包括最高立法机关直接做出的相应立法解释以及最高司法机关做出的有关司法解释。三是实施的行为应受到刑法的处罚。已经违反刑法的有关规定,但刑法中没有对其刑事处罚,如情节轻微,也不构成犯罪。衡量罪与非罪的标准,主要是涉及税额大小,是否为累犯,情节严重程度等。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答疑老师

齐红|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 图中e选项公司设立后实施犯罪为主的主要活动,不以单位犯罪,那是以什么?
    晚上好啊,是自然人犯罪。 公司、企业等单位实施犯罪行为的,是会构成单位犯罪。但这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公司、企业等单位应该是”合法成立“(题是以犯罪为主要活动的)的,否则,就不够成单位犯罪。
  • 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一般累犯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 B.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C.前罪或后罪中如有被判处拘役、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情况,不成立累犯 D.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E.对于一般累犯,可以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 : A,B,C,D 【知识点】累犯、自首、立功 问题:故意与过失-累犯 A选项 a说累犯要是故意,解析又说过失除外。到底累犯要不要故意?
    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 税收犯罪
  • 已满75周岁,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还是应当负刑事责任
    同学你好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老师您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巨大,是领导指示下属开的。那犯罪人是法人,财务总监,财务经理,税务会计,成本会计,制单人,开票人共同犯罪吗? 还是主要是领导人员犯罪了?
    你好,开票人,领导,财务总监财务经理都有责任。其他人没有直接参与的一般没有问题
  • 下列自然人犯罪后,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有( )。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B、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 C、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D、已满75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题按答案解析,不是应该选 ABCD吗?为什么只选AD
    你好,同学,这道题应该选是AD。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C选项都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是应当。
  • 触犯社保法的相关规定是属于违法么构不成犯罪吧?
    同学你好 是的 属于违法
  • 未成年人犯罪公开判决吗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公开审判的,判决要公开,但不得采取召开大会等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中的相关规定如下:   第十一条 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如果有必要公开审理的,必须经过本院院长批准,并且应限制旁听人数和范围。   第三十一条 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宣告判决应当公开进行,但不得采取召开大会等形式。   判决本来就是公开的,不存在第三人侵犯人格权的问题。
  • 老师:关于先开票后收款,涉及犯罪的文件,有听说吗?
    你好,这个是假新闻,不要理睬。
  • 老师 请问会计构成犯罪是什么
    1.犯罪主体的主观非法谋利,即故意谋求一定的经济利益。犯罪人的犯罪动机是为了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即在主观上以谋取非法物质利益为目的。这要区别于会计人员因业务不精或工作疏忽而导致的锚账、锚款行为。错账、错款没有故意贪污和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只是会计违法行为,尚未构成会计犯罪。 2.犯罪金额超过一定的标准。会计人员违反法律的活动大都可以用数额给予衡量。因此,判定会计人员的某一非法活动是否构成会计职务犯罪,其所涉及的金额是一个重要标准。例如,偷税金额在1万元以上或偷税金额占应纳税款的1O%以上,则是会计犯罪,反之,则是会计违法;贪污金额在5干元以上的构成贪污罪,反之,则是一种会计违法行为。 3.产生一定经济损失或造成一定社会影响。根据会计职务犯罪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严重的危害后果与非严重的危害后果。危害后果是判断会计人员的非法行为属于会计违法还是会计犯罪的又一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第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条中列举了违反会计法的行为。如上述行为给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或者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该种行为就属于会计犯罪,反之,则是会计违法。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 |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Excel学堂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二维码
微信扫码
加老师在线提问解答

提交成功

快账推出导师计划,现为您分配专属辅导老师,我将全程辅导您的学习,并可领取资料包,一对一跟进学习

扫码加我微信

微信号:15580860597

扫码或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