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内部控制自评是一种新兴的审计技术,它将运行和维持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赋予企业管理层,同时使内部审计与管理层一道承担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责任。这使得以往由内部审计对控制的适应性及有效性进行独立验证发展到了全新阶段,即通过设计,规划和运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程序,由企业整体对管理控制和治理负责。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10、及时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不需要注意的是( )。
A、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时间
B、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数量
C、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主体
D、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程序
答您好,这道题选择B选项
-
问内部控制评价方法有哪些
答个别访谈法
2.调查问卷法
3.专题讨论法
4.穿行测试法
5.实地查验法
6.抽样法
7.比较分析法
-
-
问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反舞弊机制属于内部控制要素中的( )。
A.风险评估
B.控制活动
C.内部监督
D.信息与沟通
答你好,这个是信息与沟通
-
问风险评估程序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分析程序可以用于风险评估程序但一般不用于了解内部控制。
这样理解正确么
答同学你好,你的理解正确哦
-
问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法的有( )。
A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B归口管理
C预算控制
D绩效考评控制
老师,请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区分点在哪里呢?
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八大方法
-
问下列各项中,有关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对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测试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前提均是预期控制运行有效
B.财务报表审计需要获取内部控制在整个拟信赖期间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内部控制审计需要获取内部控制在基准日前足够长的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C.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均可以采用“每三年至少对控制测试一次”的方法
D.财务报表审计需要评价控制缺陷是否构成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而内部控制审计需要评价识别出的内部控制缺陷是否构成重要缺陷或重大缺陷
答B 选项A错误:内部控制审计中,测试控制运行有效性没有前提条件,内部控制审计需要对所有重要账户和列报的每一个相关认定获取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选项C错误:内部控制审计不得采用“每三年至少对控制测试一次”的方法,应当在每一年度中测试内部控制(对自动化控制实施与基准相比较策略除外)。选项D错误: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识别出的内部控制缺陷是否构成一般缺陷、重要缺陷或重大缺陷。
-
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部控制要素中控制活动的是( )。
A、业绩评价
B、信息处理
C、职责分离
D、监督控制
答D
【答案解析】 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对控制的监督和控制活动同属控制要素。
-
问老师,控制测试用于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作为企业的内控为啥不能发现交易、余额、列报的重大错报
答相当于家的防盗门
你可以评价防盗门的防盗效果如何,但不能因为评价该防盗门就能得出家里是否被盗以及被盗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