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了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应在哪
答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指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把国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以所在国家货币编制的财务报表折算成以记账本位币表达的财务报表时,由于报表项目采用不同汇率折算而形成的汇兑损益。
外币报表折算损益是一种未实现损益,它一般不在账簿中反映,只反映在报表中。
-
问嵌入租赁合同中的衍生工具,应当按照( )进行处理。
A、《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B、《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C、《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D、《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答您好,同学,我认为选择B
-
-
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一收入,即新收入准则,是不是不适用于小企业会计准则?
答你好
不适用于小企业会计准则
-
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与收入准则是同一个准则吗
答对的,对的,这两个都是值得新的收入准则。
-
问老师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在哪个网里能查到呢? 2018年12月13日,财政部发布了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答您好。
财政部官网可以查到。
http://www.gov.cn/xinwen/2018-12/14/content_5348846.htm
-
问老师,请问第十四章外币折算第一节中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中的外币交易指的是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的企业发生的外币交易么?第二节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指的是记账本位币不是人民币的企业期末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反应的财务报表么?
答你好,您的理解是对的,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包括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和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报表折算是指为了特定目的将以某一货币表示的财务报表换用为另一种货币表述。
-
问老师好,有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文件吗
答你好,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
一、企业因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确认的预计负债发生变动的,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应当进一步规范关于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会计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的规定,对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进行会计处理。
本解释所称的弃置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在确认后,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费用应当确认为财务费用;由于技术进步、法律要求或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特定固定资产的履行弃置义务可能发生支出金额、预计弃置时点、折现率等变动而引起的预计负债变动,应按照以下原则调整该固定资产的成本:
(1) 对于预计负债的减少,以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限扣减固定资产成本。如果预计负债的减少额超过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超出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
(2) 对于预计负债的增加,增加该固定资产的成本。
按照上述原则调整的固定资产,在资产剩余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一旦该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结束,预计负债的所有后续变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损益。
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在被合并方是最终控制方以前年度从第三方收购来的情况下,合并方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如何确定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答: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不是暂时性的。从最终控制方的角度看,其在合并前后实际控制的经济资源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有关交易事项不应视为购买。合并方编制财务报表时,在被合并方是最终控制方以前年度从第三方收购来的情况下,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起,一直是一体化存续下来的,应以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包括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而形成的商誉)在最终控制方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相关会计处理。合并方的财务报表比较数据追溯调整的期间应不早于双方处于最终控制方的控制之下孰晚的时间。
本解释发布前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未按照上述规定处理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三、本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