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负债科目,是会计核算原理名词,会计科目的一种,会计科目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称为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又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前者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原材料"等科目,后者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科目,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具体对象。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负债类会计科目下,有“其他负债”的科目吗?
答负债类科目下,没有其他负债科目,具体的科目如下:
负债 1 2101 短期借款 贷
负债 1 2111 应付票据 贷
负债 1 2121 应付账款 贷
负债 1 2131 预收账款 贷
负债 1 2141 代销商品款 贷
负债 1 2151 应付职工薪酬 贷
负债 2 215101 应付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贷
负债 2 215102 应付福利费 贷
负债 2 215103 社会保险费 贷
负债 2 215104 住房公积金 贷
负债 2 215105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贷
负债 2 215106 非货币性福利 贷
负债 2 215107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贷
负债 2 215108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贷
负债 1 2161 应付股利 贷
负债 1 2171 应交税金 贷
负债 2 217101 应交增值税 贷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负债 3 21710101 进项税额 贷
负债 3 21710102 已交税金 贷
负债 3 21710103 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
负债 3 21710104 减免税款 贷
负债 3 21710105 销项税额 贷
负债 3 21710106 出口退税 贷
负债 3 21710107 进项税额转出 贷
负债 3 21710108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
负债 3 21710109 转出多交增值税 贷
负债 2 217102 未交增值税 贷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负债 2 217103 应交营业税 贷 咨询服务行业
负债 2 217104 应交消费税 贷
负债 2 217105 应交资源税 贷
负债 2 217106 应交所得税 贷 只要有利润就交
负债 2 217107 应交土地增值税 贷
负债 2 217108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 全部企业
负债 2 217109 应交房产税 贷
负债 2 217110 应交土地使用税 贷
负债 2 217111 应交车船使用税 贷
负债 2 217112 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
负债 2 217113 教育附加 贷 全部企业
负债 2 217114 地方教育发展费 贷 全部企业
负债 1 2176 其他应交款 贷
负债 1 2181 其他应付款 贷
负债 1 2191 预提费用 贷
负债 1 2192 应付利息 贷
负债 1 2201 待转资产价值 贷
负债 1 2211 预计负债 贷
负债 1 2301 长期借款 贷
负债 2 230101 本金 贷
负债 2 230102 利息调整 贷
负债 1 2311 应付债券 贷
负债 2 231101 债券面值 贷
负债 2 231102 债券溢价 贷
负债 2 231103 债券折价 贷
负债 2 231104 应计利息 贷
负债 1 2321 长期应付款 贷
负债 2 232101 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
负债 2 232101 具有融资性质的延期付款购买资产 贷
负债 1 2331 专项应付款 贷
负债 1 2341 递延税款 贷
-
问老师,预计负债是负债类科目吗?什么情况下用预计负债这个科目?
答您好,学员,预计负债属于负债类科目。
预计负债是因或有事项可能产生的负债。根据或有事项准则的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企业应将其确认为预计负债:一是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二是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这里的“很可能”指发生的可能性为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0%;三是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重组义务、亏损性合同等预计负债。
-
-
问预计负债是负债类科目吗
答你好,是的,负债类的科目
-
问负债类科目调账
答原来是从“应付职工绩效工资”里直接支付给员工交通补贴,现在新增科目“应付职工薪酬补贴”,请问这个账务怎么调整,借贷方向如何?
-
问为啥预计负债和递延收益是负债类科目。太不科学了。明明不符合负债的定义
答1、递延收益属于负债类别的会计科目.报表上列报为其他非流动负债.
2、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3、递延收益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企业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政府补助,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递延收益科目核算.
4、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 、"管理费用"等科目.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
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按应予以补偿的金额,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
(三)返还政府补助时,按应返还的金额,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5、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摊销递延收益分录怎么做?
1.取得递延收益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在收益分摊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