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指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将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影响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影响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进行抵消。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母子公司合并抵消只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么?现金流表不合并抵消么?
答您好,现金流量表也是需要抵消的
-
问关于合并报表抵消4
答你好,分录写在下面了。 合并后的资产负债丙公司按照账面价值乙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计算。丙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根据下面分录涉及到权益类的科目加权益原有金额即可。
借:银行存款 80
库存商品(存货) 120
应收账款 60
固定资产 250
无形资产 70
商誉 790
贷:短期借款 90
长期借款 80
股本 400
资本公积800
借:资本公积3
贷:银行存款3
-
-
问合并报表哪些数据需要合并哪些数据不需要合并抵消
答你好同学,数据都要先合并,合并之后再把往来科目抵销,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抵销
-
问 会计报表合并抵消原理
答您好,就是站在集团整体层面,内部交易,往来,现金流都是不存在
-
问合并报表如何抵消内部交易?
答您好,内部商品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的抵销处理:
当内部购入的存货当年全部对集团外销售时,抵销分录为借记“营业收入”,贷记“营业成本”;
当内部购入的存货当年未对集团外销售时,抵销分录为借记“营业收入”,贷记“营业成本”;
对于内部购进的商品部分实现对外销售部分形成期末存货的情况,抵销分录为:借记“营业收入”(内部销售收入,是当期的收入),贷记“营业成本”(两者差额是销售成本);
抵消存货跌价准备的分录为借记“存货—存货跌价准备”(内部购入方计提数-集团角度应提数),贷记“资产减值损失”。
-
问合并报表内部交易抵消理解
答2017年5月1日,母公司把账面价值10万的存货以15万卖给了子公司(100%股权),子公司尚未将存货对外出售,很显然,对于合并层次来说,收入是没有的,成本也是没有的,存货的价值也应该保持原有的10万不变,那么抵消分录就是:
借:营业收入 150 000,
贷:营业成本 100 000,
存货 50 000,
还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递延所得税,税务机关不认可你的合并报表,只认可子公司个别报表,因此本年底存货的计税基础为15万,合并层面的账面价值为10万,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即: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 500,
贷:所得税费用 12 500。
-
问母子公司合并报表时,需要合并哪几项,怎么抵消呢?
答您好, ㈠母公司的投资与子公司权益的抵销。
1、全资子公司
借: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借或贷:合并价差或者商誉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 借:合并价差或者商誉
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 贷:合并价差或者商誉
2、非全资子公司
借: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借或贷:合并价差或者商誉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㈡、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1、借:其他应付款
贷:其他应收款
2、借:预收账款
贷:预付账款
3、借:应付票据 贷:应收票据
利息费用不抵销
4、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
如果子公司从证券公司购买母公司发行的债券高于面值的,一律视为合并价差。
借:应付债券
借或贷:合并价差
贷:长期债权投资
借:投资收益
借或贷:合并价差
贷: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5、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抵销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坏账准备
贷:管理费用
①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不变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坏账准备 (上年数)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上年数)
②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增加不管本期的应收账款如何变化,先把上年的坏账抵销。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坏账准备(上年数)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
借: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
贷: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
③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减少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坏账准备(上年数)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
借: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减少额×计提比例)
贷: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减少额×计提比例)
㈢、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
抵销与子公司销售价格无关
1、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全部向外销售,不存在跨年度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
贷:主营业务支出(子公司成本)
2、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全部未对外销售。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
贷:主营业务支本(母公司成本)
存货(母公司未实现的毛利)
3、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部分对外销售,部分形成存货。
①对外销售的部分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销售比例)
贷:主营业务成本(子公司×销售比例)
②形成存货的部分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未销售比例)
贷:主营业务成本(母公司×未销售比例)
存货(毛利×未销售比例)
4、跨年度的抵销(上期购进未销的部分)
①上期未销存货,本期继续未销,并且本期无新购。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母公司上期未实现的毛利)
贷:存货 (母公司上期未实现的毛利)
②上期未销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并且本期无新购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上期未实现的毛利)
贷:主营业务成本(子公司本期实现的毛利)
③上期未销存货,部分对外销售,部分形成存货,且无新增存货。
⑴对外销售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未实现毛利×销售比例)
贷:主营业务成本(未实现毛利×销售比例)
⑵形成存货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未实现毛利×未销售比例)
贷:存货(未实现毛利×未销售比例)
㈣、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类型 卖方 固定资产……另一方 固定资产 (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不抵销)
卖方 固定资产……另一方 产 品 (不抵销)
卖方 产 品 ……另一方 固定资产 (重点)
1、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①交易当年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母公司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母公司的毛利)
②交易以后期间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未实现的毛利)
贷:固定资产原价(母公司未实现的毛利)
③退出企业(报销、售出、退出)
子公司在退出时,盈利。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已实现毛利)
贷:营业外收入
子公司在退出时,亏损。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已实现毛利)
贷:营业外支出
2、计提折旧固定资产
①交易当年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母公司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母公司未实现毛利)
借:累计折旧(子公司当年多计提折旧)
贷:管理费用(子公司当年多计提折旧)
②以后使用期间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未实现毛利)
贷:固定资产原价(母公司未实现毛利)
借:累计折旧(当年多计提折旧)
贷:管理费用(当年多计提折旧)
借:累计折旧(以前年度累计多提折旧额)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累计多提折旧额)
3、退出(期满清理、提前报废、超期使用)
将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换成营业外收入(支出)
①期满清理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借:累计折旧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管理费用
②提前报废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借:累计折旧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③超期使用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累计折旧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㈤、母公司股权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
借:少数股东权益
投资收益
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提取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
未分配利润
㈥、盈余公积的抵销(补提)
1、当年的抵销
借:提取的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2、以前年度的抵销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期初数)
贷:盈余公积(子公司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期初数)
-
问老师,请问合并报表里合并日/购买日抵消分录已经抵消过子公司所有着权益和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了,为什么在后期抵消权益分录时还要抵消一次?这样不会重复抵消吗?
答因为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都是拿这个时点的母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来合并,此时母子公司的长投和所有者权益是重复的,因此需要抵消。不会重复抵消,因为在不同的时点,合并报表里面的数据我们去调整的时候不是在合并日后再一笔一笔做分录加进去的,她是报表想加,这个时候前后时间的报表数据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