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财务报表分析中营运能力分析那一章的题目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财务报表分析中营运能力分析那一章的题目
答可以定比分析就是每一年与基年比较,变化多少变动比率多少
可以每一年与前一年比较,变化多少变动比率多少
-
问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析发展能力现金流量,分别是采用什么指标分析的?
答您好,可以看下,我给你的截图
-
-
问月度的运营分析报告只要从那个几个纬度做分析呢?
答可以就关键指标比如收入额、毛利率、净利率等,与上年同期、本年预算、本年前一期间比较;对指标分部门
客户、区域等不同口径分析;差异较大的项目找出原因并提供相应改善建议。
-
问有人有财务报表分析模板吗(含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
答财务报表分析模板吗(含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
http://www.doc88.com/p-3065043849773.html
-
问根据以上表格数据分析该公司的营运能力
答您好正在为你解答
-
问根据以上表格数据分析该公司的营运能力
答您好,请稍等,正在输入~
-
问月度运营分析报告哪个课程有再讲呢?
答你好 专门的运营分析 没有这方面课程的。 更多的是涉及成本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这方面有课程的
-
问老师,财务报表分析中,有哪几种分析方法?应该怎么样运用?
答尊敬的学员您好!参考一下。
(一)比较分析法
(1)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测算出相互间的差异,从中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2)本期实际执行与本期计划、预算进行对比。这就是将事业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同上级或本单位的计划任务、预算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这种方法,一般可按下列公式进行:
实际数较计划数增减数额=本期的实际完成数—本期的预算(计划)数
预算(计划)完成的百分比=本期的实际完成数÷本期的预算(计划)数×100%
(3)本期实际与历史同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了解本期与过去时期的增减变化情况,研究其发展趋势,分析原因,找出改进工作的方向。
本期实际执行与同类单位先进水平进行比较。这就是将本单位与其他同类型单位的有关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如将各项开支标准的实际执行情况,在同类型单位之间加以比较,从而发现与先进单位的差距,有利于取长补短,挖掘潜力,将本单位的工作提高一步,赶超先进。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就是通过计算、比较各项经济指标的比率,来确定相对数差异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把不同条件下的不可比较指标转变为可以比较的指标,从而使分析效果更为客观实际。
(1)计算财务比率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
将同一张会计报表中的两项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和将不同的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的数据进行比较。
(2)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要求,比率分析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相关比率分析。它是两个相关的经济指标相互的比较,用以反映两个相互关联的指标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二是结构比率分析。它是某项经济指标内部各构成部分的数与总体数值之间的比率,说明局部和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利用结构比率及其变化,往往可以发现某项指标的变化及结构变化之间的联系,从而确定影响该项指标的主要因素。
(3)趋势比率分析:是将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期的数值进行比较,求出比率,以观察和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的发展趋势。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在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中,以数值来测定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此,又称连环替代法。因素分析法一般是将其中的一个因素定为可变量,而将其他因素暂时定为不变量,进行替换,以测定每个因素对该项指标影响的程度,然后根据构成指标诸因素的依存关系,再逐一测定各因素的影响和程度。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是:
(1)根据各个因素,求得指标实际执行数。
(2)按照一定顺序将各因素变动,求得对指标实际执行的影响程度。
(3)将各因素变动对指标实际执行数的影响数值相加,即是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的总差额。
-
问老师,运输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发一下
答啊,你好,同学,运输公司的财务分析的话,相对于和普通企业的财务分析都是一样的,它其实主要就是我们本期数据和上次数据进行对比,然后看到一个我们变化的一个方向就可以了。
-
问我想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任务是分析三个报表和主要财务指标(盈利、营运、偿债能力)。 有三个报表我每一个报表都要分析,那么我每个报表分析的重点是什么呢?或者说我应该把重点放在哪个报表上?我做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让外部投资者对企业内部进行分析了解,求老师为我解答一下疑惑,最好有目录解答,谢谢!!!
答同学您好,我们分析这些能力的时候主要是看以下的指标的,一般情况下,选取里面的指标做对比就行了:
一、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2B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二、偿债能力分析
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2B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2B利息费用%2B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9.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10.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三、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净营运资本周转率:净营运资本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与收入比=净营运资本÷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非流动资产周转率: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