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奖赠促销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通过附带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为赠予或奖励,以促进销售的行为。
查看更多注册会计师职业后续教育,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保持和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与执业水平,掌握和运用相关新知识、新技能、新法规所进行的学习与研究。
查看更多本年减少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因设备报废、拆除而减少的生产能力、矿山、油田等因地质情况发生变化而减少的能力,以及由于企业关、停或自然灾害等其他原因而减少的能力。
查看更多税制设计是指政府决策者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分布状况、财政收入需要,以及征收管理的可能性,对税种、征税范围、计税方式、课税环节、税率等作出的抉择。
查看更多内部货币结算方式是使用内部银行发行的内部流通货币或流通券,进行内部往来结算的一种结算方式。
查看更多强制执行制度是指在纳税主体未履行其纳税义务,经由征税机关采取一般的税收征管措施仍然无效的情况下,通过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以保障税收征纳秩序和税款入库的制度。实行强制执行措施是实现强制执行制度的目标的关键,但在具体实行时必须严格遵循税收程序法的有关规范。
查看更多累进免税法是指居住国政府在确定其居民应纳税时,对国外所得虽然给予免税,但在本国居民国内所得适用的累进税率方面要综合考虑。即居住国一方面对居民的境外所得予以免税;另一方面,在确定居民纳税人国内来源所得的适用税率时,将其境外所得一并加以考虑,按国内、国外所得总额在税率表中查找对应税率计征税款。
查看更多营利事业所得税是民国时期所得税的一种。1936年7月,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8月22日行政院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规定所得税采用分类课税方法,按其性质分为营利事业所得税、薪给报酬所得税和证券存款所得税。营利事业所得税于当年10月1日开征,其计税对象为纯收益,包括:公司、商号、行栈、工厂或个人资本在2000元以上的营利事业所得,官商合办营利事业所得和一时营利事业所得。1943年2月,国民政府修正所得税法,前两类所得的税率由5 级调整为9级,起征点由原规定所得合资本额5%提高至10%;最低税率由3%提高至4%;最高税率由10%提高至20%。一时营利事业所得者不能按资本额计算的,原规定所得额满100元者即行课税,改为所得额满200元者始行课税,税率由4级增为14级,其最高税率由20%提高为30%。1946年4月,国民政府再行修正所得税法,由分类所得税改为分类所得税和综合所得税。对个人所得除征收分类所得税外,对所得总额超过60万元者加征综合所得税。
查看更多税收保全制度是指为了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预防纳税人逃避税款缴纳义务,以使税收收入得以保全而制定的各项制度。税收保全制度具体表现为各类税收保全措施的实行以及征纳双方在税收保全方面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查看更多从价财产税是指以纳税人的应税财产的价值为计税依据,实行从价定率征收的财产税。其特点是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多少,视其所拥有财产的价值大小而定,从价财产税通常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大。
查看更多合并纳税是指大型企业集团的母子公司实施盈亏相抵之后的收益缴纳所得税,实施两税合并新企业所得税法确立了法人税制的原则,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都必须单独纳税,财税〔2008〕119号通知要求,为确保新税法的平稳实施,根据新税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以前实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集团,在2008年度继续按原规定执行,从2009年1月1日起,上述企业集团一律停止执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
查看更多审计风险检查指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度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
查看更多重点抽查审计法是对一些结构复杂、设计标准高、造价大的工程,抽出一些分部分项对其工程量进行审计的方法。
查看更多估税权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纳税人的税基难以准确核定,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估算其税基,或直接估算其税额的权力。例如,一些国家的税务机关内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资本利得课税、遗产税等进行估算。
查看更多物资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物资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