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如何合理确定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通常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会计政策自行确定,没有固定的国家标准。
常见的计提比例根据账龄分析制定,例如:
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可能为3%-5%;
一到二年的比例可能提高到20%左右;
二到三年的比例可能为50%;
三年以上可能为100%。
这些比例是根据企业的历史经验、债务人的信用状况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来确定的。
计提坏账准备什么意思?
计提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出现了减值迹象,为了防范以后发生的坏账损失,提前将准备金提取出来。我国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备抵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确定预期信用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作为坏账准备,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冲销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
企业应当设置“坏账准备”科目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时,分录为:
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计算坏账准备的公式为: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如何合理确定?通过上文提及到的相关财务知识的学习,小编老师相信你们对于不同年限下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都是有所掌握的,这上面的比例大家在后续的实操中可以进行参考,但是并不是一定准确的,很多时候还需要考验财务人员的经验水平的,因此如果学员们在工作遇到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问题,都是可以来本网站上找会计老师进行咨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