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所得税法是台湾省现行征收所得税的基本法规。它最早于1943年2月17日制定公布,以后经历次修正,现行的所得税法是1985年12月30日的修正本。共6章125条。该法将所得税分为综合所得税和营利事业所得税两类,并具体规定了各自的课税范围。对综合所得税的计算,规定个人的综合所得税,就个人综合所得总额减除免税额、宽减额及扣除额后的综合所得净额计征。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个人所得税分算法报法
答同学您好,
您能详细说一下吗
-
问邹老师,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是不是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一样?
答您好,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略有不同,前者在利润表计算出的利润总额基础上,需要再扣除法定费用,即每月5000元,以及工资中没有扣除的社保和专项附加扣除,后者不需要扣除这些的。
-
-
问对实务中利润那一节,所得税费用概念不清,当期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和经济法中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经济法中应纳所得税额=所得额×税率。实务中,又说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麻烦老师讲解一下关联及区别
答1.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2.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3.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
问老师,新年快乐!针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时,会计法与企业所得税法存在的差异,为什么不取消会计法,直接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进行记账呢?
答会计法的话,核算的是企业经营等情况。而企业所得税法,是对会计利润进行适当调整,得到应纳税所得额,进而计算应当缴纳的所得税。会计法的核算,是基础哦。企业所得税,只是为了计算税收,而进行的相关调整。两者的话,缺一不可的哦
-
问怎么算所得税?哪种算法单位交的所得税最少。
答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问劳务报酬所得 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答应纳税所得额 = 劳务报酬(少于4000元) - 800元
应纳税所得额 = 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 × (1 - 20%)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劳务报酬所得在800元以下的,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2、劳务报酬所得大于800元且没有超过4000元,可减除800元的扣除费用;
3、劳务报酬所得超过4000元的,可减除劳务报酬收入20%的扣除费用;
-
问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如果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假设会计利润900税法1000。会计方面所得税费用不就是225,税法当期所得税费用是250。贷应交所得税250。借所得税费用225。差额递延所得税资产25。所得额费用225等于当期所得税费用250➕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不对等了呀。
答同学,你好,递延所得税是资产类科目,在借方
-
问老师 所得税那章 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方法啊 算递延所得税
答体现资产/负债观,是以估计转销年度的所得税率为依据,计算递延所得税款的一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简单来说 就是计算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看之间的差异 确认相关的暂时性差异 进而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
问个人独资企业的所得税是看个人所得税法吗?
答你好,个人独资企业的所得税是看个人所得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