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xcel学堂官网!
咨询

超额利差账户

2021-11-25 来源:excel学堂 343

导读:此类账户都是由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收益所支持,作为以后可能的损失补偿的现金准备.  所谓超额利差,指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总收益减去证券化应支付的利息,必要的服务费和违约等因素造成的坏账损失后的超额收益.它是承受损失的首要防线,当超额利差为负时,表明现金流已明显不足,这时需要动用其它形式的信用增强措施.  所以超额利差是评估资产池的信用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证券化产品到期时,最后剩余的超额利差一般由发起人获得,而发起人同时也扮演资产管理服务机构的角色,因此为获得尽量多的超额利差,发起人有动力执行好帐款回收的服务职能.  超额利差除了能够弥补基础资产现金流遭受的违约损失,有时还设立专门的子账户,储备一定的金额,来防范发起机构和资产管理服务机构的运营风险,如服务转移,混同,抵销和流动性风险.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答疑老师

齐红|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 请问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借方超支差贷方节约差么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借方超支差贷方节约差
  • 材料成本差异考的都是 什么贷方发生额的节约差 超值差 期末余额 借贷方 节约超支差
    你好;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要注意考 单选题的  
  • 超额利差账户
  • 季度不超过9万,劳务派遣差额征税,是按全额不超过9万还是差额呢?
    你好 文件中是这么说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的........ 月销售额哟
  • 请教下老师,小规模差额做账的企业,年限500万是不是年开发票金额不能超这个数,还是减去成本发票后的差额不能超500万?
    你好,年开票金额超过500万,升为一般纳税人。不是差额。
  • 小规模外账,公司老板每个月出差都会去超市购几百元食品,超市开具了食品发票,能入外账吗?是计入福利费?还是差旅费呢?
    计入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吧
  • 利润表的净利润和银行卡的余额不一致,还差很多,利润表可能亏损的,账户余额却很大,领导问,不知该怎么解释,差太多呀,可都是收入费用啊
    你好,利润表的净利润,与银行存款余额没有必然相等的关系啊 比如向个人借款存入银行,银行存款增加了,但是利润不变啊 
  •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反映?这个怎么理解
    您好,学员,您看一下具体的分录就会理解了。 简单说,原材料按计划成本的核算分两步来完成。 第一步分解,将实际成本分解为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 第二步还原,将计划成本还原为实际成本。 具体的分解和还原过程如下所示: (1)采购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 (2)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注意:原材料验收入库时是用计划成本核算的。 (3)结转验收入库形成的差异 ①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 这种情况下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就为公司节约了成本,计划成本减去实际成本的差额我们称之为节约差。 这时就需要介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来进行调整。 会计分录如下所示: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②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 这种情况下实际成本要大于计划成本,那么公司的成本就会超支了,实际成本减去计划成本的差额我们称之为超支差。运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来进行调整, 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4)发出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等(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5)期末结转发出材料负担的差异额 ①结转应负担的节约差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 ②结转应负担的超支差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 教材中继续涉入的例题 涉及了超额利差和次级权利,这两个必须同时存在吗?
    你好,是的,是这样的。
  • 个体户一般纳税人超30万开票,实际销售40万是全额1征收还是差额赠收,
    你好,实际超过按照全额征收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 |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Excel学堂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二维码
微信扫码
加老师在线提问解答

提交成功

快账推出导师计划,现为您分配专属辅导老师,我将全程辅导您的学习,并可领取资料包,一对一跟进学习

扫码加我微信

微信号:15580860597

扫码或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