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所谓的会计计量模式:是指针对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进行衡量、 计算和确定,将其转化为以货币表现的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也即完成了在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中确认和计量有关财务报表要素,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会计分录是什么?
答一.如果换出的是无形资产
借:换入的非货币性资产[换出无形资产公允价值%2B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或固定资产对应的进项税)]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营业外收入(换出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二.如果换出的是固定资产
1.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清理费)
4.借:换入的非货币性资产[换出固定资产公允价值%2B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或固定资产对应的进项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贷:固定资产清理(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特定固定资产处置时应匹配的销项税)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5.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三.如果换出的是存货
1.借:换入的非货币性资产[换出存货的公允价值%2B增值税%2B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或固定资产对应的进项税]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2.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如果有消费税的话
3.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
问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会计分录是什么
答一.如果换出的是无形资产
借:换入的非货币性资产[换出无形资产公允价值%2B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或固定资产对应的进项税)]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营业外收入(换出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二.如果换出的是固定资产
1.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清理费)
4.借:换入的非货币性资产[换出固定资产公允价值%2B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或固定资产对应的进项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贷:固定资产清理(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特定固定资产处置时应匹配的销项税)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5.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三.如果换出的是存货
1.借:换入的非货币性资产[换出存货的公允价值%2B增值税%2B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或固定资产对应的进项税]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2.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如果有消费税的话
3.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
-
问成本模式计量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有什么区别
答成本法下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因素,和固定资产一样计提折旧。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不计提折旧,但是期末要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来确认损益,期末如果有减值迹象还要进行减值测试
-
问啥是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啥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答公允价值体现市场价值,成本模式体现账面余额。除了在计算递延所得税时需要按税法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应当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模式下没有折旧摊销,折旧摊销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产物
-
问投资性房地产会计采用公允模式,税前能扣除按成本模式计量的折旧吗
答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企业根据市场价格或公认的估值模型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估值,并在会计记录中反映这些变动。这种模式旨在确保金融衍生品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权益得到公平保障,避免因估值不合理导致的损失。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税前可以扣除按成本模式计量的折旧。
实际上,税前扣除通常受到税法的严格规定,并需要与企业的会计处理方式保持一致。如果企业选择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会计处理,那么在税前扣除方面,可能也需要遵循公允价值模式的相关规定,而不是成本模式的规定。
因此,如果企业已经决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会计处理,那么应该遵循该模式的相关规定进行税前扣除。如果需要扣除折旧,也应该按照公允价值模式的要求进行,而不是按照成本模式的要求。
-
问多选题
15 .下列各项中,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 )
A .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计提减值准备
B .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陛房地产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
C .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折旧大于税法折旧
D .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
E .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
答同学你好
答案选择ABD